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887艺术概论真题解析(2021清华大学土木工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考研
艺术学理论:
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887艺术概论科目考题解析

●●● 艺术概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以美育代宗教
2.《拉奥孔》或《诗与画的界限》
3.现成品readymade
4.《长物志》
5.艺术社会史

二、简答
1.社会生活内容如何成为艺术形式
2.中国先秦时期的道器观
3.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及其影响

三、论述
1.论经典艺术形象跨媒介生成
2.论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的意义

自20年改革后,由名词解释的十道变为五道,分值不变,而简答和论述分值均有提升,题量虽减少,其实并不算减负,可以看出其实是更注重对能力的考察。
名词解释作为最基础的部分,主要考察一些零散的小块知识点,题量的减半和单个分值的不变意味着名词解释的重要性在下降,更侧重考察同学们的更加完整的大块知识体,并且需要相对深入的答案。
整体看21年考题,属于正常感觉,没有特别超纲的内容,比较特殊的是在简答中出现两道很具体的对中国和西方美学的考察,虽然之前没有出现过此类的考题类型,但考察的内容不算生僻,尤其是对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这种偏美术史的查考,美术史课上完整的梳理过,如果准备良好并且有条理的答题,会得到不错的分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在21年的619中外艺术史中,论述中同样出现了浪漫主义美术这样的大题,再次提醒我们不仅考过的点会再考,并且类似的考题也会出现在不同的科目中。
另需注意的是,答题一定要灵活,并且注重其间的关联性,在备考时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对知识的网络化梳理及之间的关联性。
拿到卷子后首先审题,这个过程就是把题目所考核心落实到每个知识网点上,并将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一起展开。以下分题型展开讲解。

1名词解释:美育代宗教:很正常的考题感觉,相似的考点出现在15年名词解释中,为美术革命,上课时也把中国古代画论和现当代画论分别总结和梳理过,这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反复强调过中国画论是一定会在中外艺术史和艺术概论中出现的,所以画论是必须要准备的一块重点。
《拉奥孔》:同样是很典型很常见的一道考题,14年和17年都出现过,题型均为名词解释。分析发现出现的概率很平均,几

乎就是3、4年一次,可见重要性,艺术概论中每年至少出现一道考专著的题,一般都在名词解释中,近五年出现过的有《走向新建筑》、《营造法式》、《抽象与移情》(2次)、《长物志》(2次)、《判断力批判》、《拉奥孔》(3次)、《图画见闻志》、《古画品录》、《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以著名的中外专著是需要准备的一块重点,不光名词解释中会出现,里面的一些重要观点甚至可能单独出现在名词解释或简答中,还可以用来答相关内容的题。
现成品:也是近几年的考题热点,分别出现过在13和17年名词、15年的简答,可见其重要性,甚至有可能出现在复试的论文中。并且此考点可大可小,名词解释、简答赫尔论述中均有可能出现,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按照论述的题型来准备。
《长物志》:16年就曾经出现过在名词解释中,属于中国古代画论中的重要考点。
艺术社会史:虽是首次出现的考点,但如果准备良好,并不陌生,算是一道在书目中很常见的一个点。如果比较了解著名的艺术社会史的代表艺术史家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那完全可以用此书中的内容来答题。
?
2简答:1、社会生活内容如何成为艺术形式:其实考的就是经典的那句话: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这个也是很常见的说法,即使没有特意准备,应该也不会陌生,建议多用例子去套题,这样不仅有说服力,并且字数很容易就够了。千万记住:不要尝试仅用高大上的理论去答题,一定要用例子,因为干巴巴的理论真的写不了多少,它更像是一个结论性的说法,如果真的没有准备好的例子,那么用生活中出现的日常例子也可以,只要论之有理,比较扣题即可。
2、中国先秦时期的道器观:首次出现的考题,而且很明显的中国美学考题,可以从“器以载道”的器道关系出发,然后分别从设计中形式与功能间的道器哲学关系、道器合一思想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中国传统“道器观” 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器以载道、蕴情契形”在中国当代设计中的运用这些方面论述,最后一定要落实到现在的设计中,并且举以例子支撑。
3、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及其影响:算是对“中国先秦时期的道器观”的回应,一道偏中国,一道偏西方。也算是头次出现的很具体的偏美术史的题目,21年的619中外美术史中同样出现了浪漫主义美术,并且为论述题,所以再次提醒同学们,考过的会再考,并且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的科目中,我们上课反复梳理过整个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脉络,按照国别分法国、英国、德国的方式整理过一遍,尤其是强调过英国浪漫主义中风景画的重要地位及影响,主要从康斯坦布尔对德拉克罗瓦的影响、透纳对后世的偏心理真实的风景画的影响来答题。如果认真听课并准备良好,这两道大题应该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
?
3论述:论经典艺术形象跨媒介生成:类似的题目出现在13和14年的考卷中,考试核心就是媒介在艺术中的作用。书中有专门讲解的一章,课上也作为重点讲过,属于必须准备的考试内容。再次强调:需要例子支撑。
论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的意义:类似的题目在19年的论述出现过,近几年有关: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非遗传承、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等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火热,建议同学们在平常备考时就要关注相关论文及热点,及时整理和提取论文中相关的重点,考试前反复记诵。另外就是一定要注意例子的准备,不怕不高级不官方,只要与考题相关并且具有论证力,就可以。

4备考建议:自20年的改革之后,之后的两年考题都相对平稳,除了体量和分值的变化,并无大的改动。分析比较近五年考题,除了没有考几乎每年都出现的“表现论美学”即相关的考点,其余都属于预料之中。稍微有点变动的是出现两道很具体的针对中国和西方的美学考点,并且都是从具体的说法和流派出发,以往就有类似的考题内容,但都出在了名词解释中,分值较小。这一点提醒我们注意打破学科间的隔阂,答题要灵活,知识要串通。
其实在陈岸瑛老师那本《艺术概论》中,其中不乏从美术史出发来进行分析和比较,这就提供了一个案例。
22年考试建议从近五年的试题出发,了解考试的基本范围及要求,再次强调考过的会再考,因为考点就是那些固定的,只是考的形式和题型会略有变化而已,备考时建议有意识的进行此类联系,如何看破题目的考察核心。另外需要关注当年的艺术热点事件,及时准备相关论文来汲取有用的观点和例子。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