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0名研究生被退学,考研不易,却为何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



文|诚言呈语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30年前,有个大学文凭,毫无疑问是光宗耀祖的事。

在那个大学生毕业还包分配的年代,一张大学毕业证,就基本相当于一个“金饭碗”。

20年前,虽然大学生不包分配了,但是人才供需关系就在那摆着。

应该说,那时候的大学生也算得上是炙手可热。

我就比较背了。

16年前,当我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恰巧赶上了第一波“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谣言。









虽然毕业的时候,因为我的专业比较稀缺,所以找工作压根就不用愁。

但是当初的谣言,已经逐渐变成了事实。

因为到了大四招聘会的时候,你就看有多少学生穿着黑西裤白衬衫,脚蹬锃亮的皮鞋奔走于各个会场,就知道就业有多难了。

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提高学历就成了更多人的选择。









去年年初,我问了问我的导师有关考研率的事,得到的答复是:逐年大幅攀升。

确实,在如今,除了大多数的稀缺专业之外,一张本科文凭和一张学士学位证书,在高校连年扩招之下,含金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想要在不拼爹的情况下,享受知识带来的“红利”,最佳的途径之一,可能就是考研。

从考研人数就能看出来,正如我导师所说的那样,逐年大幅攀升,增长率超过了20%。

为什么要考研?

大多数人的回答可能都是就业压力大。









这倒是实话。

但是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考虑一下,在经济形势的基本面并没有出现的恶化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呢?

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从多年前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基本饱和后,如今又在向高精尖技术密集型的方向发展。

那么一张本科文凭背后代表的知识储备,在如今想要获得过去的地位和收入,显然就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









按理说,顺应时代的发展契机,追逐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才是考研的正确逻辑。

但是对于有些大学生来说,考研,只是逃避就业压力的一条通道罢了。

考研难,这不假。但是相对来说,毕业还是容易的。

在前些年,不管学到了什么,就算是只把考研当成学历上的“镀金”,也能在毕业后获得一个强于大多数人的去处。

但也正是如此,当年发生在“睡觉的大学生”身上的事,也逐渐在研究生中出现了苗



头。









从前年开始,清退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新闻就一度刷了不少人的屏。

刚开始,不少人还以为这是作秀式的敲山震虎。

但是很快我们就能发现,这压根就不是什么作秀,而是在“玩真的”。

从广州大学到合肥工业大学,从西南交大到大连理工,从吉林农大到东北师范,从东华理工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清退学生的大学中,不乏名校。而且被清退的学生里,不仅有本科生、研究生,甚至还有不少是博士生。

一个共同的清退原因是:在学校规定的最常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









刚消停了没几个月,近日,四川大学又向200多名研究生发布了正式退学的通知。

这200多名研究生,涉及化学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以及电气工程学院。

对于清退不合格学生,网络上是一片叫好。

但对于我这个把没读研当成痛点的人来说,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滋味。













看看今年进入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的人数吧:6650余名。

数字看起来是不多,但是要知道,一所高中的在校师生全加起来,也就2000-3000人而已。

要是把这6000多人排成队的话,长度大约有3公里。

这样看,还是个小数字吗?

之所以强调这个人数,是因为那200多名因为不在意而被清退的研究生,实际上是坐在了6000多人朝思暮想的位置上睡觉。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人均30个人盯着自己”的情况下“睡觉”,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还睡不睡得着,或者睡不睡得踏实。









有人说,大学清退学生,是在纠正“严进宽出”的弊病。

但据我所知,目前的“严”,更多的是在调整一些过去学习程序上的过度宽松。

也就是说,毕业的难度提升仍在合理范围内,并不至于说会难到学校要求有“肄业率”的程度。

无论当初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当你有了读研的机会时,请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初衷。

学多学少,往乐观了说,是为了精进学业谋求更高的发展,往悲观了说,至少也能让自己被淘汰的时间晚一点到来。









也许校门之外的世界更精彩,让人忍不住地跃跃欲试。

但是别忘了,10年前走出校门的本科生们,虽然如今至少也都是个中层领导了,但是在激烈的竞争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下,如果有机会,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依然还是想坐在你们的位置上。

别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那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