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4年3月14日,星…来自_小高要努力_二战考研版-微博

??社交媒体可以说是我们平时最常接触的一类,不管是在微博吃瓜,还是在微信聊天,这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的信息生产。有关社交媒体的热点也是浙传常考的一类,历年真题就有考过“微信的人际传播特点”,所以社交媒体真的非常重要!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有什么区别?他们生产的信息内容又有怎样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今天给大家解读两篇论文,分别是《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

图片

《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

图片

1数字信息的核链式传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泛滥(一)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特征“核链式反应原本是描述核反应中, 当原子核被中子轰击时, 会发生裂变, 同时产生新的中子, 这一新中子又去撞击其他原子核, 从而再次引起原子核裂变并产生中子,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 形成一种连锁反应, 被称为核链式反应”。

图片

在数字科技推广下, 链式反应也用于社交媒体传播中呈指数级增长的特征。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核链式传播——“传播源——激发层——裂变层”的链式传播, 加剧了社交媒体平台虚假新闻的扩散, 尤其是自媒体为了涨粉, 病毒式地扩散虚假新闻 (如图2) 。

图片

(二)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的有限性传播特质新闻造假有浅层次、显而易见的或通过技术监测手段可验证其真假的, 我们称之为显性假新闻, 如每年被媒体曝光或被公众举报后核实出来的假新闻;也有深层次的造假, 即使通过种种技术手段, 穷尽现有的一切信息也难以监测其真假的, 我们称之为隐性假新闻。笔者将新闻真实的特质概括为具有时段性、功利性的有限性传播。社交媒体时代的公民记者往往受限于自身媒介素养的偏差, 极难做到全知全能,。思维能力、视野、见识等因素决定了其新闻深度和广度。因此, 新闻生产者对眼见事实并不能以此为真相的判断标准, 需将事实表象与其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才能穷尽事实原貌。2狂欢:社交媒体用户生产虚假新闻的心理机制(一) 民粹主义思潮下的集体狂欢民粹主义思潮席卷全球, 在中国的网络社交平台上, ugc通过影像生产与话语表达, 传递了普通民众对官方话语的另类解读。这种话语表达本身突破了现实场景与真实世界的藩篱。新媒体用户创造性的改造实践就是恶搞。“恶搞者试图通过文本的盗猎、拼贴和身体符号的重构进行空间的再生产, 打动观看者并标榜自己作为‘作者’的存在与机智”。(二) 反权威、反秩序是大众狂欢的实质社交媒体用户内容生产的热情如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所诠释的大众非理性表达。在欧洲, 漫长的中世纪里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是通俗文化。狂欢文化作为通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肥沃的土壤。知识精英将民粹主义视为中国社会现实典型问题的“视窗”, 进行深层挖掘、片面解析, 偏激的网民则通过转发、评论进行情绪宣泄。“他们关注的未必是事实本身, 也未必在于新闻是否真实, 而是要通过信息传播来吸引公众、发泄情绪, 这类新闻往往被贴上‘反腐’‘扶弱抑强’‘爱国’‘反华’等标签而得到放大传播”。(三) 粉饰美好的“刻奇”是大众狂欢的理由“生活需要来葱、来点蒜、来点芝麻盐”。19世纪下半叶一种大众化的“刻奇” (kitsch) 美学概念在各种文艺领域泛滥开来, “刻奇”是一种矫饰肤浅、华而不实、迎合流行和感伤的大众文艺。这种大众文化刻奇在社交媒体中比比皆是, 那些弥漫着温情脉脉的虚构文学作品, 拨动了公众渴望关爱、渴望平等的敏感神经, 被公众当成真实的故事或新闻接受, 并以病毒式的传播扭曲事实的真相。有时故事虚构者的初衷也许是善意的, 公众被戳中痛点的故事元素正是基于现实生活才具有了真实的迷惑性。3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治理与反思(一) 事实核查——新闻生产把关的保障1. 算法推送的缺陷facebook遭遇“偏见门”的滑铁卢后多次调整算法, 在以往协同过滤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用户对最终内容的选择权, 变成了“选择即生产” (selectpro, select+produce) 。相比以往经由传统媒体把关的“精英筛选”标准, 该举措再次建构了受众的信息接触环境。媒体建构现实世界, 平台建构个人世界。同时, 这意味着用户需要更深地卷入到社交媒体的使用当中, “用得越多, 越是你想要的”。2. 新闻审查机制存在缺陷美国新闻事实核查机构有如下特性:其一是“只核查事实不核查观点, 重点考量事实的可核查性 (checkability) 。其二是“操作规则注重科学性”。“新闻事实核查机构常用谷歌和lexis nexis等新闻数据库跟踪值得核查的言论……在撰写核查报告时, 美国从业者倾向于撰写篇幅较长的解释性文章, 引用多位专家的话, 会详细列出采纳的信息来源”。(二) 新闻法治——杜绝虚假新闻的有效措施1. 他山之石———西方国家治理虚假新闻的法治之道西方国家对媒体、记者权利的保障, 除了法律规范性文本的内容精细、结构合理之外, 对于新闻纠纷的处理设有专门的司法程序。丹麦新闻法对处理新闻失实更正事务的法庭有特殊的限定和要求。“更正事务法庭由三名成员组成, 主席由一名最高法庭法官担任, 另外两名成员是新闻界的代表。2. 任重道远———我国虚假新闻治理亟待出台新闻法规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新闻媒体、记者权利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关于保障新闻采编人员合法采访权利的通知》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新闻伦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从已颁发的这些法律法规、管理文件来看, 我国新闻管理机构相当重视新闻伦理规范与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要求,?但这些规定多数还是停留在职业道德自律层面, 对新闻失范行为的惩戒以及记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领域还较为欠缺, 无论是新闻业界还是学界依然期盼权责更加清晰的法律及早出台。

图片

《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

图片

1新闻召唤结构:悬念、惊奇、呼告与贴近伊泽尔认为, 文学文本是用表现性语言所写成的虚构性文本, 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精确对应物, 其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中必然存在着“未定点”和“空白点”。这些“未定点”和“空白点”具有召唤功能, 可以激发读者去确定、去填补, 从而把文本由潜能变为现实。因此, 伊泽尔称这种由“未定点”和“空白点”组成的文本的结构基础为文本的“召唤结构”。(一) 设置悬念:激发受众好奇心理悬念是一种设置空白点的叙事技巧, 它利用“抑制”和“拖延”等艺术手法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不断地留下疑窦, 以催生受众强烈的好奇心和急切的心理期待, 从而引起他们对故事发展及人物命运的热切关怀和浓厚兴趣。例如:人抓到了! (2018.8.30, 后文凡未注明媒体, 都表示引自人民日报公众号)不拘你, 拘谁! (2018.8.28)谢谢你!希腊小伙 (2018.8.26.)死刑!! (2018.8.23)(二) 突显惊奇:激起受众震惊心理如同悬念, 惊奇也是一种叙事手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 惊奇是悲剧和史诗所需要的, 悲剧中的惊奇指意外发生的事, 史诗中的惊奇则指不近情理的事。惊奇之所以需要, 是因为它给人以快感。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吉亚哥摩·马佐尼后来补充指出, 惊奇感是由发生了听众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所造成。例如:看着都疼!落石砸断4根肋骨, 他强忍剧痛将乘客送至安全区 (2018.8.25)怪不怪?局长的灯亮着, 科长就不敢关灯, 科员只能干等着 (2018.8.21)目瞪口呆!网上在逃人员被抓后“质问”警察:国庆节, 你们不放假吗? (2018.9.2)(三) 真情呼告:构造面对面场景呼告指行文时对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 并且跟他 (它) 说起话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直呼文中的人或物并与其进行对话;二是把不在场的读者或受众当作面对面的亲朋好友进行直接交流。社交媒体新闻的呼告, 主要以第二种类型为主。由于网络连接, 社交媒体能使人们穿越时空进行交往, 新闻受众不再是无法沟通、附和与回应、更无法进行争论与更正的想象主体“他”, 而是能够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等回应的旁观主体“你”, 甚至是能够进行对话、反驳与协商的参与主体“

我”(四) 诉诸接近:唤起受众的亲切感虽然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 但微信新闻尤其诉诸这一要素, 并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策略。微信新闻诉诸于两种接近性:一是题材上的接近, 即主要报道紧贴民生的社会新闻和实用知识。“人民日报”公众号除新闻外, 固定栏目还有“关注”“健康”“夜读”等等, 其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如:【健康】妇科泰斗送给女人的6句话, 概况了一生的防病重点 (2018.10.1)。2作为交往的新闻(一) 从“新闻展”到“新闻流”新闻仪式化的消解在传统媒体时代, 新闻是以展示、展演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具有仪式化特征。传统媒体的新闻仪式化特征首先在于新闻以展示或展演方式出现。报纸通过图片、色彩、字体等设计在展示新闻信息的同时, 还展示了一定的版面美感。社交媒体的瞬时编排、即时流动以及碎片化信息呈现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象征性。重要程度不等的人、事件, 其报道却占据着同等大小的空间, 同样随着时间和信息流动而消失。(二) 从新闻演讲到新闻对话:新闻交际化的突显在传统媒体时代, 当新闻传播作为仪式时, 面对没有渠道发声的受众, 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即客观性、独立性才能赢得他们。这使得新闻只能采取正式的演讲、通告、训话等方式, 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被称之为“演讲式新闻”?。社交媒体让人们借助网络可随时随地生产和消费新闻, 这使得新闻就像弥漫的空气一样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始终围绕人们的“弥漫新闻” (ambient journalism)?,无论从新闻题材还是从话语表达上都把新闻从神坛拉入了凡间, 从讲堂拉入了生活。3场景中的新闻:语体的亲密性与文本的情感化(一) 用户间的黏性:语体的亲密性社交媒体用户之间具有程度不一的亲密性和黏性。这种亲密性和黏性使得“当今新闻内容的消费方式, 不再是以往的有意的、主动的阅读, 而是碰撞式的偶然阅读, 阅读或转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朋友转了。”不同语体所造成的不同的关系距离或心理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深有体会, 且会根据与对象之间的不同亲密程度而采取不同的语体, 如见到老乡会说家乡方言, 见到同胞会说本国语言。当人们不想拉近距离时, 即便是老乡, 也不愿用家乡方言交往, 而是会打着官腔。因此, 非正式语体和亲密距离之间互为因果。(二) 场景的私密性:文本的情感化在日常生活中, 情感占据着核心地位, 因为它既是人们行动的动力, 又是人们行动的目标。因此, 情感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在新闻作为交往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纠缠在一起的语境中, 新闻采纳情感化文本让人们被情感所围绕, 并沉浸在情感之中, 这种方式显然更利于在隐身的虚拟空间“拉出”更多的受众。同时, 价值、趣味、感动作为促成用户社交媒体分享新闻的三要素, 也同样促成了社交媒体新闻的情感化叙事, 因为无论价值、趣味还是感动皆需情感来做佐料。今天的第一篇论文是将社交媒体与虚假新闻进行的结合,虚假新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点,但放在社交媒体里进行分析时,有些同学可能无从下手。论文中提到的“核链式传播”、“有限性传播”、“刻奇”等都是很好的概念可以用在答题上,但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个分析,不要上来就堆砌理论。第二篇论文提到一种“召唤结构”,也算是一种拓展,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积累一些这些跨学科的理论,也能够提高自己答题的逼格~今天的论文分享就结束啦,关于社交媒体的题目大家都知道怎么答了吗?快去动笔试试吧~参考文献:[1]罗坤瑾.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2):68-72.[1]曾庆香,玄桂芬.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1):42-48.

– end –

????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