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上的这些坑,只有过来人才懂,二战学长的建议要听得进去

据统计,每年参加考研的学生中,会有30%是“二战生”。

研究生考试不会限制考生的年龄,无论是在职还是应届生,只要是本科以上学历,都是可以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并且,在考研过程中,也是存在“复读生”这个说法的,只不过名称有所改变,被称为“二战生”。



什么原因会导致考生选择“二战”?被调剂的学校于自己预期相差过大,难以接受

在得知自己没有被心仪院校成功录取的时候,考生是可以拥有第二次报考机会的,可以跨学校跨专业,如果是学硕的话,还可以调剂到专硕学校。当然把这次调剂的机会利用好的话,也是可以圆梦成功的。



只不过,有些考生的情况很棘手,虽然报考了几所可调剂的学校,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被最差的一所学校录取。那么这个时候,这名考生就大概率会选择放弃,回去继续复习,做一名“二战生”。

竞争对手是985/211毕业生的话,自己就处在劣势当中

这种情况不仅会发生在面试当中,也会发生在筛选调剂生源的时候,一些高校对于高材生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还是拥有一个话语权的,所以同样是普通一本生和985毕业生,当然是会优先选择后者的。



这样一来,有时候是考生感觉无奈,会主动退出竞争,也可能是考生没有竞争过985毕业生,没有院校能够接收自己。最后落得不得不重新备考,成为“二战生”的下场。

考研路上的这些坑,只有过来人才懂大多数研究生导师,不愿意接受“二战生”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二战生”不可以被研究生导师选中,但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凡是有其他选择的话,就不会优先考虑“二战生”,除非这个学生身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虽然很多研究生导师也不会表现得非常明显,面试的过程也是非常顺利的,但最后的结果就是显示自己没有成功。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只是研究生导师存在偏见,而是因为一些“二战生”即便是进入学校学习,身上一些陋习也是无法适应这个大环境的。

收集信息过多,对自己的学习只能帮倒忙

很多考生对于研究生考试过于紧张,总是想要了解到更多的消息让自己安心,导致会出现“有病乱投医”的情况。比如自行推测心仪学校的招生比,打探学校的各种信息。这样一来容易分散自己的备考精力。



并不是说这样的行为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而是应该把握好收集信息的程度,对于自己收集信息有所甄别,那些自己明知道不利于学习的信息就不要打探了,以免给自己紧张的备考帮了倒忙。

轻信其他学生的建议,没有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备考时间

很多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难免会产生考前焦虑,因为陌生不熟悉就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当听见其他有经验学生的建议时,就会产生依赖和盲从。认为其他人说的话都非常有道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尤其是对于备考时限这个问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最佳的备考时间就是一年,但有些人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就只用半年的时间取得了胜利,因此就会让其他考生产生错觉,原来花半年的时间备考就来到及呀!从而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备考时间。

对此,二战学长给出了几点建议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出清晰细致的计划

有一部分考生在第一次考试中取得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清晰地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喜欢什么。甚至是随便报考了一所学校,导致备考的时候,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动力。





根据时间点复习,政治要放在最后复习

因为报考的专



业不同,所涉及到的考试内容和科目也会存在差异,但统一标准的就是政治科目。无论报考什么类型的研究生,都是需要考政治的。但对于政治科目来说,不需要太早太多的备考时间,基本上每年的9月份开始备考就来得及。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最好是不要选择“二战”。因为在“二战”备考的过程中,不仅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还有耐力和毅力,甚至还要承担导师不喜欢的风险。所以在选择“二战”之前,这些问题一定要都想清楚才可以,以免自己追悔莫及。



今日小结:你觉得“二战生”存在哪些优势?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70